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

河北学刊    赵一红   2020-08-07


内容提要: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首先要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最初系从西方引入,理论基础中突出的是价值维度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关系密切,如各种思潮极力主张人道主义,彰显人本主义、天赋人权,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并体现其价值维度。而中国社会工作所追求的人民观早已超越了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念,其价值维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工作,须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个“人民”的概念已经不是哲学意义的人本主义的“人”,系指人民作为人的基本形态,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等同于人民的需要,人的解放等同于人民的解放,人的权力等同于人民的权力。这种意义下,人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就是“人民观”。

关 键 词: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

作者简介:赵一红(1963- ),女,河南新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发展社会学研究。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即坚持人民是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思想。这个基础上的人民观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基础。无论是从本体论抑或是认识论上看,中国社会工作所追求的人民观都早已超越了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念,既不是生物学意义的人,也不是单个人的属性,而是社会与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中国社会工作应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解决人民困难,助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作为宗旨与目标,其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宗旨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诸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内容在中共发展史上形成了人民观的思想体系,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观的内涵与外延。因而,作为新时代社会工作的人民观,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推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提出,就势必从批判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与宗教伦理的基础上产生,也势必在不断去宗教化的过程中产生。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及社会思潮有着密切关系,亦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而要发展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首先要摒弃西方资产阶级的宗教伦理,取而代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价值理念作深入探讨。

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理论基础

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与价值维度展开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关于这一点,涉及对社会工作本体论的认识。所谓本体论,在哲学层面,是对世界的本质、构成和结构最基本的问题探讨,通常意义上也就是回答世界的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关于本体论即世界本原问题的论证,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所提出的本体论范畴,概括地表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如果从这个视角来探讨社会的本体论,就会出现人的本质问题,而人的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引出几个重要的概念,即本体论概念、认识论概念和价值论概念,分别讨论“人”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等等。同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还会出现另外一对哲学范畴,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属于认识论问题。上述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问题与社会工作本质有着较大的关联度。以下拟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理论基础。

(一)本体论探讨

在人与社会关系中,首先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的本体论问题,这就提出了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即人存在的重要性、人存在的方式以及人为了存在本身所采取的各种手段等等,从而印证了社会工作的本质。因此可以说,社会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人的本质表现出来的。历代哲学家都在不断地探索人的本质。例如,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经诠释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中心地位,并对人的主体能力作了细致的理性论证。黑格尔围绕他的绝对精神理念,从唯心主义理性角度全面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一方面认为,人与自然界紧密相连,人是有血有肉的感性生物体;另一方面又进一步认为,动物是以自我个体为意识对象,而人的意识才是人与其他自然物的根本区别,同时把人们的相互交往作为人的类生活。但费尔巴哈并未揭示出“类”的内在本质和社会性,对人本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物学基础上,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述是基于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思想,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伟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将人同社会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完整地体现出来。

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同样须遵循这样一种思想,即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重要的,不能跨越,其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处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前提。首先,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所存在的问题,不论个人还是团体。其次,中国社会工作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单个人的问题,而是以单个人为基础的社会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条件。再者,中国社会工作可以利用其本土化专业与科学手段来改变人的存在状态。

(二)认识论探讨

之前说过,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还有一对哲学范畴,即主客体关系的范畴。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不可能抽象存在,这就是“人可以是什么”的认识论问题。人是人的个体与类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作为个体的类属性,即人类;其次,介于类属性之间的集合体存在,例如,阶级、阶层、家庭、人群、人民等等;最后,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个体存在,人正是所有这些人存在形态的统一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1](P30-31)。从马克思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所谓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是客观化了的人,这是作为客体的人;而作为主体的人,则构成了社会和历史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历史的科学概括,高度凝炼了这一点,因此说人是主客体的高度统一。

从这一认识论观点出发,以下来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一般来讲,社会工作以其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来帮助有需求者,其活动本质是在主客体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解决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个人、家庭、社会问题,并采取某种手段和措施来不断解决问题,改变人们的生活,此乃社会工作的目标与核心。这充分体现了在物质生活过程中,人不是虚构的,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生活过程中,并决定着人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是实践与历史的统一。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它综合了社会科学理论的精华,凝练出了人一方面是主客体的统一体,另一方面又是实践与历史的统一体的专业科学方法,以此建构人之间的关系。其目标不仅仅是解决个人、群体、社会等问题,更主要的是研究人与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如列宁所言,“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作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2](P368)。此乃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

(三)价值论探讨

此问题探讨的是“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问题。但社会工作专业有其深厚的价值理念与取向。“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界定社会本身及其目标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3](P39)。因此,社会工作的本质始终以价值为本体现出来。

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第三个层面,即人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对于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问题的探讨,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P406)。对于任何对象来说,离开需要和有用性,就谈不上价值。价值作为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有用性的关系,必然包含着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的意义。例如,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既包含着客体对主体的需要,又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同时,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人”已从主体身上分离,作为价值对象的客体。所以,在中国社会工作本质的价值论探讨中,主客体都是作为物质存在的人。这个“人”,一方面是作用者。即对他人、群体、社会的改变;另一方面又是反作用者,受他人、群体、社会关系的影响,促使自己改变。在这种价值论视角下,人的本质再次被提出来,即人应该是什么。而人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也是对社会工作本质的回答。前面说过,价值为本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为本的核心是助人的客观活动,这种助人的客观活动铸造了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问题。可见,社会工作本质的背后渗透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

“康德曾经举例说,一个在死的折磨中坚持活下去的人,如果是为了自己这样做算不了什么,只有完全是为了别人而这样做时才是崇敬的。这就是康德的‘道德命令’”[5]。但康德的“道德命令”是不存在的,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是他人的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许多哲学家都从个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上来论证个人幸福取决于公众幸福,而不是为他人来否定自己。这再一次论证了社会工作的内在本质,它提倡的是“助人自助”“需要为本”的价值理念,既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又界定了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自助”中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实现“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探讨。

二、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价值维度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及社会思潮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在英、法、德三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经济迅速发展,由此带来了社会变革。资产阶级各种思潮试图改变中世纪封建制度对人的贬低,极力主张人道主义,彰显人本主义、天赋人权,等等,首先在其思想领域举起了变革的旗帜。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并体现其价值维度。

首先,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人本主义。关于人本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维度中首先应提到的一个哲学概念。“人本主义”这个概念与“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有着明显区别,“人文主义”则与“人道主义”概念基本接近。在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最初是与神学理论相对立、肯定人的生命和地位的文化思潮;人道主义概念源于资产阶级思想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文化理念与思想,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强调人的至尊地位。而关于“人的本质”,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在其《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作了充分阐述,“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6](P3)。费尔巴哈在论述人的本质最重要的一点“意识”时,将其与动物作了区别,因为动物是没有意识的。这里的“意识”,是将自己的类与自己的本质性作为对象的人才具备的意识,即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意识。费尔巴哈认为:“人本身,既是‘我’,又是‘你’,他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这正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的个性当做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6](P4)。紧接着,费尔巴哈又阐述了宗教的本质及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他说“人的异于动物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而且也是宗教的对象。……宗教是、而且只能是人对自己的本质——不是有限的、有止境的,而是无限的本质的意识”[6](P4)。所以,他认为:“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理性、意志和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6](P4-5)。所以在费尔巴哈那里,所谓人的绝对本质,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本质。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人学理论都是人本主义思潮,都从人的自身存在及人与人关系的角度强调了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毫无疑问,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西方社会工作基于价值理念的关怀与责任无不打上了人本主义的烙印。正是再现了人的本质中的理性、爱、意志力及其完善性。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中充满了这样的思想,例如,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比斯台克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泰彻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P47)。可见,考量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维度,人本主义首先是其重要概念和思想。

其次,关于西方社会工作中的人道主义。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理论中,关于人和人的问题的哲学解读与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人本理念。其更多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存在,对人的独立生命力的肯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统治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人本主义理念又通过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确立了人本地位,倡导人文精神,进一步歌颂人的生命存在与主体力量。此时,“文艺复兴”运动这场早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人道主义精神,以此反对封建神学,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人权,主张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从而使西方社会进入人的发展的新时代。可以说,这场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就是人、人性,确立人的世界地位,唱响人的尊严与价值,从而使“人的意识”继人本主义之后有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内涵,赋予人本主义思想以现代意义。这就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含义。

以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分析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维度,不难发现,在其价值体系中不断体现出人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个人价值。例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每个人从本质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不同;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等等。“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决定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一个人需要在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泰彻的价值体系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3](P47)。上述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体现出的思想宗旨,把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发挥到了专业领域,使人们在具体实践和实务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人的自由,尤其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力、人的尊严与幸福,等等。可以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维度的基础。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维度是基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包括宗教伦理思想等等,那么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维度理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在历史上将人的问题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即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关系领域来解读人的现实存在。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是实践与历史的统一,同时又是主客体的统一。人既是现实社会和历史的人,同时现实社会和历史又是由人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其终极价值,并为人类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它以现实的人为对象,否定人本主义抽象的人,认为人是根植于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因而人的需要、劳动、交往都将获得社会历史的形态。这些都将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维度的基础。即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维度是以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为核心,而不是以单个的人、抽象的人为对象。

此外,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维度将是一个去宗教化的过程。从西方早期专业社会工作角度而言,其发展实践与宗教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宗教中对病人、老人、残疾人、饥渴者、濒临死亡的人等提供救济和慈善工作,是西方社会工作起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西方早期社会工作的发展中,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依托的工业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大量农民丧失土地,从而流入城市,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宗教慈善活动此时介入许多社会问题,逐步走向专业化。

中国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西方社会工作完全不同,有其自身的价值维度。中国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虽然不短,但真正恢复和发展却是近30年。特别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包括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岗位乃至社会工作机构等都有了巨大发展。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是西方工业化国家,集中反映的是西方国家主流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与文化传统。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等,无不带有中国本土化的烙印。诚然,“作为价值取向的专业与职业,社会工作背后承载着某些普世的价值,这些价值不能也不会因为本土化而解构。但因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特殊性部分的存在,本土的社会工作伦理观和价值观需要与我国的实际联系起来”[7](P247)。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维度,我们可以列出众多理念: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等。其次,中共十八大报告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强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再者,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完全不同于以基督教伦理作为民族文化底蕴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因此说,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既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又是一个去宗教化的过程,两者一致。而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维度恰恰是中国社会工作本质所在,中国社会工作本质又决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是在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与价值维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之前说过,社会工作的本质关于人本主义思想是基于哲学本体论的范畴,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尽管费尔巴哈为了反对上帝而强调了人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他仅仅把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孤立的、脱离现实社会的人,这种“人”将无法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维度下的人民观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人,是把他们放在历史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是将人置身于现实的社会存在之中,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再是停留在生物学层面的自然人与单个人。

(一)超越了人本主义——人与“人民”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批判》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且“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5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对这一思想又作了详细阐述,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本学的抽象性进行了批判,进一步明确要“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8](P78)。因此说,费尔巴哈在反对宗教神学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人本学理论,这是他的贡献,但仅此而已。在关于人的“类存在”的特性方面,费尔巴哈把理性与意志看作是人作为自然的类存在物的类特性。在费尔巴哈那里,“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8](P56)。费尔巴哈最先使用“类”的概念。在其唯物主义人本学理论中,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共同属性,亦即“类”。显然,费尔巴哈关于人本主义学说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就是“类”的学说,不可能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人民观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批判了费尔巴哈“类”概念的抽象性,从而赋予了人的历史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从人的社会现实出发,充分阐述了人的“类存在”本质,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科学思想。这些思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论》等著作中体现出来。正是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伟大思想中,集中体现出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深刻含义。

以上论述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理解本体论意义上人的本质,更主要的是分析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类社会终究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因此,人民的概念是与现实社会及社会基本形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在开辟中国历史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主体,既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这是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基本站位。

中国社会工作目标与宗旨是为了有助于人民和解决社会问题,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等,其目标对象是人民。人民的概念既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又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国社会工作讲的人民观概念,它既是人民范围内的每一个人,又不是其中的某一个人。这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所讲的个人完全不同。我们常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不等于个人利益,当然会包括每个人的利益,这是一个辩证关系。我们通常讲的人民观,即此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既脱离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又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9](P21)。上述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核心思想与内涵。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根本目标。这个“人民”的概念已经不是哲学意义的人本主义的“人”,也不是人道或人性层面中的“人”,它是将人民作为人的基本形态,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等同于人民的需要,人的解放等同于人民的解放,人的权力等同于人民的权力,这种意义下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就是人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肯定了“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0](P409-410)。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以此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所谓人民观:其一,是中国社会工作建立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行动指南;其二,是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该价值观首先胸有人民,以人民的疾痛为解决目标,促进人民幸福,这是人民观的宗旨;其三,是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事业的发展原则。社会工作必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人民观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它已经超越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每一个人都应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3](P47)。人民观是以历史与社会的主体——人民为发展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党的群众路线为重要方法,以执政为民为最高理想,其胸怀和眼界已超越时代,积淀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中。

其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民观的核心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明人民的需要层次在提高,内涵在不断扩大,不仅仅是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更主要的是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不仅仅需要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而是需要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和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不仅仅追求更加稳定的工作和满意的收入,还需要更好的教育、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等等。而上述人民的需要,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内涵。例如,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与方法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利用生命模式来强化人的适应能力并且影响他们的环境,建立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系统,从而显示出社会工作者的赋权能力。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目标也是在不断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及生活质量,解决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尊严与幸福感,能够帮助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具体内容。

由此再次提出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对于人生存意义的理解。关于人本主义,我们之前说过,它是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一般哲学立场,也是一种哲学观,并不是社会工作者进行具体实践的方法视角。但正是这种哲学立场,却可能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涵的理解,影响着我们站在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立场来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而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民观,正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薛德震,远志明.论人的价值和责任[J].学习与探索,1985(6).

[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赵一红.社会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来源:中华社会工作网


相关文章

上一篇:王思斌:新中国70年社会工作的探索与跨越

下一篇:谈小燕:倡导专业社工常态化参与,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

友情链接: